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1.高效灭菌
对于繁殖型细菌,在100℃下加热1小时即可杀灭;对于耐热细菌,在120℃下长时间加热仍能保持高效灭菌效果,而在140℃时杀菌率剧增。
2.快速升温
采用先进的碳纤维远红外加热管作为热源,使灭菌腔能迅速达到预设温度,且利用功能强大的空气涡轮机及特殊风道设计实现强制对流,确保温度均衡。
3.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医疗单位、化验室、试验室对各种耐高温的手术器械、玻璃器皿等的灭菌,还可用于手术室、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对各类金属器械与基础器械及骨科器械的迅速灭菌。
1.准备
首先清洗和消毒灭菌器,然后准备要灭菌的物品并放入灭菌器中。确保物品能够被完全加热和灭菌。
2.设置参数
根据灭菌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及硬度等性质,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温度和时间。
3.启动
关闭灭菌器门,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启动灭菌器。开始加热并进入灭菌程序。
4.监控
在灭菌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温度,确保温度符合设定值,并且所有物品都能接受充分的加热和灭菌。如何发现设备温度不符合要求,应当及时停止程序,
5.停止
完成灭菌程序时,按照设备说明,停止加热程序并开启灭菌器门。
6.取出
等待灭菌器内物品完全冷却后,将已灭菌物品取出,且放在干净的、已经消毒的储物器中。
7.记录
每次使用干热灭菌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温度、物品种类、数量和特殊要求等。这样可以方便日后查询,以确保该物品是否已被正确灭菌。
1.物品装载要求
灭菌物品不应与灭菌器内腔底部及四壁接触,物品包体积不应超过10cm×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应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应超过1.3cm,装载高度不应超过灭菌器内腔高度的2/3,且物品间应留有空隙。
2.温度控制
灭菌温度应充分考虑灭菌物品对温度的耐受力。对于有机物品或用纸质包装的物品,温度应≤170℃。
3.操作规范
灭菌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干热灭菌器需要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安全措施
灭菌后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启灭菌器柜门。灭菌温度达到要求时,应打开柜体的排风装置。
1.清洁内壁、搁架、表面
使用纱布或软布清洁灭菌器的内壁、搁架和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2.检查门封圈
用软布或纱布擦净门封圈,确保密封性良好。
3.检查通风设备、地漏
检查通风设备、地漏是否正常工作,无损伤或破损异常。
4.检查功能按键和管道
确保各功能按键动作正常,管道无损伤或破损异常。
5.检查温度指示针
确保温度指示针与实际温度一致。
6.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无任何异响发生。
7.清除残余物
设备使用后,清除箱内的残余物,擦净内外表面。
8.定期润滑和更换门封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润滑和更换门封。
9.更换空气过滤器
每年更换空气过滤器。
10.校正压力表
每年由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各压力表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