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蒸馏器阅读:1777

蒸馏器是利用蒸馏法分离物质的器具。在中国古代,它一般用于炼丹术、制烧酒、蒸花露水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形制和起源。

花露蒸取

  原文
  “蒸露法:铜锅壶,底墙高三寸。离底一寸,作隔,花钻之使通气。外以锡作馏盖盖之,其状如盔。其顶圩使盛冷水,其边为通槽,而以一咮流出其馏露也。作灶以砖二层,上凿孔以安铜锅,其深寸。锅底置砂,砂在砖之上,薪火托砖之下,其花置隔上,故下不用水,而花露自出。凡蔷薇茉莉柚花,皆可蒸取之。”
  解释
  方以智介绍的是一种干馏法,所用设备也是蒸馏器,下为甑锅,锅内有箄,上为冷凝器,冷凝器下有槽,以流管引出馏液。这与传统蒸酒器结构十分类似。蒸馏时,箄上置花干馏,这是与蒸酒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而锅底置砂,则可使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
  除了干馏以外,方以智也知道加水蒸馏方法。在同一条中,他引述别人的话说:“以重汤蒸锡甑取露,更无焦气。”方以智的儿子方中履则记述了另一种制露方法:“锡甑顶作中低滴溜,甑中石子上置一罐接之。验顶上冷水煖,则起盖取中,其花露尽矣。”这种方法,与炼丹术中未济炉有异曲同工之效。这些记载表明,古人在制取花露水时,广泛尝试了各种类型的蒸馏器,在这个问题上真正作到了百花齐放。

记载

  古代蒸馏器还有另一重要用途:蒸取花露水。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记述了当时民间用蒸馏器蒸取花露的情况:
  “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旁,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彻甑去花,以液渍香。"
  显然,这种蒸馏器与传统蒸酒器在结构上相仿,都是用一只甑锅蒸料,蒸汽都是经过冷却成体汇集后从甑锅一旁的流或特设的孔道输到外边的贮器。这里面应该有着某种相互影响和启发。

类型

  从现存传统蒸酒器及金代铜烧酒锅、天长铜蒸馏器来看,它们似乎属于一个系列,其起源当与古代蒸饭用的甑、甗有关。在汉代文物中,具有类似天长蒸馏器形态的铜甗很多,这表明甗是当时常用的蒸具。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古人不难由之积累起关于液体蒸发冷凝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对之加以改造,在壁上开槽引流,即成为天长蒸馏器的类型。
  炼丹用蒸馏器有所不同。像未济炉那种处于雏形期的蒸馏器,水银蒸汽凝结后直接滴入下面的水盎中,水盎就是冷凝器,它是放置在炉内的。炼丹蒸馏器发展到它的形式以后,炼丹家们又将冷凝器与加热炉分开,中间用引流管(所引实际为水银蒸汽)相连。而像天长蒸馏器和金代铜烧酒锅那样在壁上开槽截流的,则尚未见到。当然,抽炼丹砂也好,蒸馏烧酒也好,所用的都是蒸馏器。其原理是相通的,相互存在交流和影响,应该是可能的。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某些描述,就非常相似于天长蒸馏器的形态。但后来双方毕竟在形制上有了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它们蒸馏对象不同所导致的。

古代

  在国内,时间更早些的古代蒸馏器实物也还是有的。1975年,在安徽
  省天长县安乐乡出土一汉代铜蒸馏器,其结构亦由上下两分体组成,上体底部带箄,箄上附近铸有一槽,槽底铸有一引流管,与外界相通。在蒸馏时,配以上盖,蒸汽在器壁上凝结,沿壁流下,在槽中汇聚后顺引流管流至器外,因此可起到蒸馏作用。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墓发掘报告至今尚未公开发表,我们还不能对之提供更多的细节。
  除天长县出土之铜蒸馏器外,上海市博物馆尚藏一传世珍品,亦为汉物,其结构与天长蒸馏器类似。上海市博物馆有关人员曾仿之做过模拟实验,证明完全可以蒸出酒来。

简介

  蒸馏器是利用蒸馏法分离物质的器具。在中国古代,它一般用于炼丹术、制烧酒、蒸花露水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形制和起源。 炼丹术中的蒸馏器主要源于古人抽砂炼汞的实践。我国古代的水银炼制,最早是采用简单的低温氧化焙烧法,东汉时发展成密闭抽汞法,把容器密封起来,加热时,丹砂分解出的水银蒸汽冷凝在容器内壁。这种炼汞设备再加上冷凝装置和汞收集器,就构成了一种较为原始的蒸馏器。炼丹家们长期使用的所谓“火在上、水在下"的未济炉,就是把冷凝器置于炉内的一种简单蒸馏器。后来,炼丹家们又将冷凝器与加热炉分开,使得这种形式的蒸馏器发展到了完善程度,其代表就是吴悮《丹房须知》及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描述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