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阅读:38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特别是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一种双功能阶式多级撞击采样器,广泛应用于卫生防疫、生物洁净、制药、发酵工业等环境的监测,以及研究教学部门的空气微生物采样研究。

特点

  1.电子流量计,恒流采样,流量控制精度高;

  2.交直流两用,内置高性能镍氢电池;

  3.大容量数据存储,微机通信;

  4.OLED工作温度宽,显示丰富,视角广。

工作原理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用ANDERSEN采样原理设计,通过微孔的流速共分六级,每层的微孔大小不一,由上到下微孔越来越小,空气通过微孔的流速越来越快,微粒的动量越来越大,所捕获的微粒也越来越小,本采样器既可对微生物采样分析,也可对尘埃粒子采样分级。

操作步骤

  1.设置采样环境

  将三角架支开并锁紧,调整至水平,将主机放在三角架上。用橡胶管连接撞击器出气口与主机进气口。

  2.放置采样平皿

  顺序放入采样平皿,一手打开平皿盖,另一手迅速盖上撞击盘,然后按住定时器上部,挂上三个弹簧挂钩。操作时需防止口鼻排除细菌污染平皿。

  3.启动采样

  打开撞击器进气口上盖,离开采样点2米之外即可启动采样。使用定时器设定采样时间,一般室内外空气环境采样的时间分别为1-5分钟和10分钟。

  4.采样介质处理

  为了保持菌落计数的准确性,每个平皿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50个以下。采样完毕后,取出采样平皿扣上盖子,注意顺序和编号号码,切勿弄错。

  5.参数设定(如适用)

  进入主界面,打开电源,按“菜单键”进入参数设定状态,调整光标位置,选择键认,按“上、下键”调整至所需采样延迟时间,保存采样设定,设为对应采样组号。

  6.消毒与准备

  拆箱后,列出物件,准备采样支架,将三脚架连接垫固定在采样头上。使用75%酒精对多孔采样头和保护盖、培养皿安放架及外表进行擦拭消毒。

  7.采样参数设置

  安装完成后,打开电源键,开机点击流量设置,设定本次采样的“浓缩流量”和“主路流量”,设定“采样分组”和“采样地点”,选择采样模式,设定“采样延时”和采样体积,点击“开始”进入采样倒计时。

维护保养

  1.禁止启动操作,不加试液,灰尘、垃圾被传感器和取样泵吸入,损坏取样器;

  2.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强烈的振动碰撞和灰尘、雨雪侵袭;

  3.现场启动时,必须确认为220V避免误接其他工业电源,损坏取样器,造成人身伤害;

  4.取样器电源开关可靠接通后方可打开,取样器是否通电无法检测;

  5.关机后,再次开机间隔超过5秒;

  6.吸收瓶不能倒置。否则,试液将被吸入主机,损坏取样器;

  7.干燥剂在取样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干燥能力。干燥剂失效后需立即更新;

  8.气路连接管不得弯曲,防止气路堵塞; 请不要走错气路。会造成试液反流,损坏主机。

  9.勿擅自更改维护中的参数设置。否则,取样器将无法正常工作。

注意事项

  1. 熟悉设备说明

  在使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之前,应详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这有助于正确设置采样参数,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样本污染或数据失真。

  2. 检查设备状态

  确保采样器在使用前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电池、采样头、过滤器等关键部件是否完好,确保没有损坏或松动。

  3. 准备采样介质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或采样介质,如琼脂平板、液体介质等。确保培养基在采样前是无菌的,并在有效期内。

  4. 设置采样参数

  根据监测目的和环境条件,合理设置采样时间、流量和体积。采样时间和流量直接影响到采样效率和微生物的培养结果。

  5. 选择采样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局部污染源对整体结果产生偏差。在室内环境中,应考虑人员活动、通风状况等因素。

  6. 避免污染

  在采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无菌防护服和口罩,避免人为污染样本。同时,确保采样器和培养基在采样前后保持无菌状态。

  7. 保持稳定的采样环境

  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环境扰动,如人员走动、门窗开关等,以免影响微生物粒子的分布和沉降。

  8. 采样高度和方向

  根据需要,将采样器放置在合适的高度和方向。通常,空气微生物采样的高度应模拟人员呼吸区,一般在1.5米左右。

  9. 采样后的处理

  采样结束后,应立即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立即处理,应将样本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防止微生物过度繁殖或死亡。

  10. 避免样本交叉污染

  在采样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同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例如,使用密封的样本容器,并标记清晰的样本信息。

  11. 数据记录

  记录每次采样的日期、时间、地点、环境条件、采样参数等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后续分析和解释结果至关重要。

  12. 设备维护和清洁

  采样结束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采样器,特别是采样头和接触样本的部分。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避免采样器过度负载

  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采样器,以免电机过热或过滤器堵塞,影响采样效率和设备寿命。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