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阅读:195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是一种利用电阻效应测量粒子数量的颗粒计数器。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确保实验室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适合仪器运行。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接地是否良好。

  2.校准

  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3.样本准备

  准备好待测样品,并按照要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避免过高的颗粒浓度导致计数不准确或堵塞孔径。

  4.加载样本

  将适量的样本溶液注入到样品池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因为气泡会影响测量结果。

  5.开始测量

  设置所需的参数(如测量时间、阈值等),然后启动测量程序。

  仪器将通过检测颗粒经过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来计算颗粒的数量和尺寸分布。

  6.数据分析

  测量完成后,利用配套软件分析数据,查看颗粒大小分布图及数量统计。

  7.清洗与保存

  测量结束后,彻底清洗样品池和其他接触样本的部分,防止残留物影响下次测量。

工作原理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采样头、电极、电流补偿电路和计数器。

  当样品气体通过采样头时,颗粒在通过电极间的电阻时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电流信号,这个信号经过电流补偿电路后被传递到计数器进行数字化处理。根据颗粒产生的电信号大小,计数器可以实现对颗粒的计数和大小分布的测量。

特点

  1.测量范围广: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可以检测范围从0.3微米至10微米的颗粒,并且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2.可靠性强:该颗粒计数器具有高度可靠的粒子检测功能,能够准确地检测到较小的颗粒浓度变化,并且提供连续测量结果。

  3.数据精度高: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精度高,可以精确测量粒子的大小和分布,并且提供精确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

维护保养

  1.日常清洁

  定期清洁仪器外部,特别是控制面板和显示器,避免灰尘积累影响设备性能。

  使用完毕后立即清洗样品池,以防样品残留干燥后难以清除。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电极和小孔的状态,如有磨损或堵塞应及时更换或清理。

  检查液体路径是否有泄漏现象,确保密封件完好无损。

  3.校准验证

  定期使用已知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验证,保证测量精度。

  4.存储注意事项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覆盖防尘罩。

  5.专业维护

  对于复杂的故障或者内部组件的维修,建议联系制造商或授权的服务中心处理。

应用领域

  1.制药行业:用于监控药物生产过程中颗粒物的大小和分布,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例如,在注射剂、粉雾剂等制剂的生产中,检测其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半导体制造:在晶圆清洗、光刻胶涂布等工艺步骤中,监测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和其他污染物对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大气颗粒物(如PM2.5、PM10)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空气质量,以及在水处理过程中监测悬浮固体的含量。

  4.材料科学:分析不同材料粉末的粒度分布,这对于优化材料性能(如陶瓷、金属粉末)、改善加工工艺等都有重要作用。

  5.生物医学研究:用于细胞计数、血液分析等领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大小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6.化妆品工业:在乳液、霜剂等产品中,颗粒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感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精确控制和测量。

  7.食品饮料行业:检测食品添加剂、调味料等成分中的颗粒大小,以确保产品口感和质量符合标准。

  8.石油化工:在催化剂制备、原油精炼等过程中,颗粒大小影响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因此需要严格监控。

故障解决

  一、无信号或信号异常低

  1.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未正确注入、小孔管堵塞、电极接触不良或放大器故障。

  2.解决方法:检查样本是否已正确加载且没有气泡;清洁或更换小孔管;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包括电极和电缆;如果怀疑是放大器问题,请联系制造商进行维修。

  二、信号过高或不稳定

  1.原因:样本浓度过高导致多次颗粒同时通过检测区域、仪器校准不当、电子元件老化或污染。

  2.解决方法:适当稀释样本以降低颗粒浓度;重新校准设备;对于老化的部件考虑更换;彻底清洗系统,尤其是小孔管区域。

  三、背景噪声大

  1.原因:样品中含有过多杂质、小孔管未完全干燥或者密封件泄漏。

  2.解决方法:过滤样品去除杂质;确保小孔管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测试;检查并修复任何泄漏点。

  四、结果显示不准确

  1.原因:未正确校准、传感器损坏或软件设置错误。

  2.解决方法:按照操作手册指导重新校准设备;检查传感器状态,必要时更换;确认软件设置与实验要求相匹配。

  五、频繁出现报警

  1.原因:硬件故障、参数设定不合理或是环境条件不适合(如温度、湿度超出工作范围)。

  2.解决方法:依据报警信息排查具体原因;调整至合适的运行参数;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设备要求。

  六、数据传输失败

  1.原因:接口松动、驱动程序丢失或计算机与仪器之间的通信协议不匹配。

  2.解决方法:检查物理连接是否稳固;更新或重装相关驱动程序;验证两者的通信协议是否一致。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