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碳化系数试验箱阅读:16

碳化系数试验箱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加速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碳化过程的环境试验设备。

主要特点

  1.高精度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PID控制技术,确保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如20°C)。

  湿度控制:通过加湿器、除湿系统和湿度传感器,精确控制相对湿度(如60%)。

  CO?浓度控制:配备CO?传感器和电磁阀,自动调节CO?气体流量,维持箱内CO?浓度恒定。

  2.自动化程度高:

  多数现代碳化箱配备微电脑控制器或PLC系统,可设定、显示和记录温、湿、CO?浓度等参数,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并具有数据存储和打印功能。

  3.密封性好:

  箱体采用优质材料(如不锈钢内胆、双层真空玻璃门)和良好密封设计,防止CO?泄漏和外界空气干扰,保证试验环境的纯净和稳定。

  4.安全保护功能:

  具备超温、超湿、传感器故障、CO?浓度过高等报警和保护功能,部分设备还配备CO?泄漏报警装置,确保操作安全。

  5.观察方便:

  配备透明观察窗(通常为双层中空玻璃),便于随时观察箱内试件状态,而无需开门干扰试验环境。

  6.适用性强:

  可用于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也可用于研究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外加剂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

  7.符合标准:

  设计和性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如中国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关于碳化试验的规定)。

工作原理

  碳化系数试验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碳化反应的化学本质,并通过人工环境模拟加速该过程:

  1.碳化反应基础:

  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Ca(OH)?)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和水。反应式为:

  Ca(OH)?+CO?→CaCO?+H?O

  这个反应导致混凝土碱度降低(pH值下降),当碱度降至一定程度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引发钢筋锈蚀。

  2.环境控制:

  试验箱通过精密控制系统,将箱体内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CO?浓度)稳定在设定值(通常为:温度20±2°C,相对湿度60±5%,CO?浓度20±3%)。这些条件显著高于自然环境中的CO?浓度(约0.04%),从而加速碳化过程。

  3.试件放置与反应:

  将标准养护后的混凝土试块放入试验箱内。在恒定的温湿度和高浓度CO?环境下,CO?气体从试块表面向内部扩散,与孔隙液中的Ca(OH)?发生反应。

  4.碳化深度测定:

  经过规定时间(如7天、14天、28天)后,取出试块,将其劈开或切开,立即在新鲜断面上喷洒酚酞溶液(一种pH指示剂)。未碳化区域呈碱性(pH>10),显紫红色;已碳化区域呈中性或弱酸性,不变色。通过测量无色区域的深度,即为碳化深度。

  5.碳化系数计算:

  根据碳化深度(d)与时间(t)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d=K√t),可计算出碳化系数K(K=d/√t),用于评估混凝土抵抗碳化的能力。K值越小,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越好。

使用方法

 1.试件制备与养护

  成型:按照相关标准(如GB/T 50081)制作标准混凝土试块(通常为100mm×100mm×100mm或150mm×150mm×150mm立方体)。

  标准养护:试件成型后,在标准条件下(温度20±2°C,相对湿度≥95%)养护28天,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稳定状态。

  2.初始处理

  脱模与标记:28天养护结束后,取出试件脱模,并进行编号标记。

  密封处理:用石蜡或密封胶将试件除一个测试面外的五个面完全密封,防止CO?从侧面侵入,确保碳化仅从一个暴露面进行,便于测量碳化深度。

  3.放入试验箱

  将处理好的试件放入碳化试验箱内,暴露面朝向气流方向,试件之间保持适当间距(一般≥50mm),以保证气体流通均匀。

  4.设定试验参数

  根据试验标准设定并启动设备:

  二氧化碳(CO?)浓度:通常设定为20%±3%

  温度:设定为20°C±2°C

  相对湿度:设定为60%±5%

  试验周期:常见为7天、14天、28天,或根据研究需要设定更长时间。

  5.启动与监控

  关闭箱门,启动设备。

  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加热、加湿、除湿和CO?供气系统,使箱内环境稳定在设定值。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传感器读数和CO?钢瓶压力,确保连续稳定运行。

  6.取出试件与检测碳化深度

  达到规定试验时间后,关闭CO?气源,打开箱门,取出试件。

  立即将试件劈裂或锯开,露出新鲜断面。

  在断面上均匀喷洒1%酚酞酒精溶液:

  未碳化区:呈紫红色(pH>10)

  已碳化区:无色(pH≤10)

  使用游标卡尺或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无色区域至试件表面的垂直距离,取多个点(通常10点以上)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碳化深度。

  7.计算碳化系数

  根据公式:碳化深度d=K√t

  d:实测碳化深度(mm)

  t:碳化时间(天)

  K:碳化系数(mm/√天)

  计算:K=d/√t

  8.数据记录与清理

  记录所有试验参数、碳化深度和计算结果。

  清理箱体内残留物,保持设备清洁,为下次试验做准备。

应用领域

    1.混凝土耐久性评估

  评估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抵抗CO?侵蚀的能力,是评价混凝土长期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

  预测结构在自然环境下的碳化发展速度,进而评估钢筋锈蚀风险和结构使用寿命。

  2.配合比优化设计

  比较不同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级配、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对碳化性能的影响,指导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3.外加剂性能研究

  评估减水剂、引气剂、阻锈剂等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4.新型材料与技术验证

  用于研究新型胶凝材料(如地聚物混凝土、低碳水泥)的碳化行为。

  验证表面防护涂层、渗透结晶材料等防腐技术的抗碳化效果。

  5.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重点工程(如桥梁、隧道、核电站、海工结构)中,作为混凝土耐久性检验的必检项目之一。

  用于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和施工现场质量抽检。

  6.科研与教学

  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混凝土碳化机理研究、数值模型验证、寿命预测模型建立等。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耐久性问题。

  7.标准与规范制定支持

  为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JGJ、CECS等)中关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制定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