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短波红外相机是一种能够探测和成像短波红外光(通常指波长范围在900nm到1700nm,或更宽至2500nm)的特殊成像设备。
1.“类可见光”成像:SWIR成像类似于可见光相机,能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反射图像,并呈现阴影和纹理,而非热成像仪那样的温度分布图。
2.穿透能力:可穿透硅、烟雾、薄雾和某些塑料材料,在半导体检测、恶劣天气监控中优势明显。
3.物质识别:水、糖、脂肪、化学物质等在SWIR波段有独特的吸收特征,可用于成分分析和分类。
4.夜视能力:利用夜间微弱的星光或大气辉光(夜空辉光),实现无光源被动夜视,隐蔽性强。
短波红外(SWIR,波长范围通常为0.9-1.7μm)相机通过探测物体发出的短波红外辐射实现成像。其核心原理包括:
1.热辐射现象
所有物体均会因温度发射电磁波,短波红外波段位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能够穿透烟雾、雾霾等障碍物,且大气对其吸收较小,适合在低能见度环境下工作。
2.光电转换机制
短波红外相机采用InGaAs(铟镓砷)等半导体材料作为探测器核心。当短波红外光子照射到InGaAs材料时,会激发材料内部的电子-空穴对,产生可测量的电信号。相比硅基传感器,InGaAs对1000-1700nm波段的光子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可达80%以上),显著提升了微弱信号的探测能力。
1.开机前准备
检查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机要求(温度、湿度、无强电磁干扰)。
检查电池/电源:确认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稳定。
检查镜头与滤光片:确保镜头清洁、无遮挡,滤光片安装正确(如使用可切换滤光片系统)。
安装存储介质:插入兼容的高速存储卡,并确认有足够空间。
2.开机与自检
按下电源键启动相机。
等待相机完成自检程序(部分高端或制冷型SWIR相机需要更长的启动和稳定时间)。
3.参数设置
选择模式: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的成像模式(如反射模式、透射模式、光谱模式等)。
调整增益与曝光:根据目标反射/辐射强度,调整增益(Gain)和积分时间(Exposure/Integration Time),避免图像过曝或欠曝。
设置温度标定(如适用):对于需要定量分析的应用,进行黑体标定或参考源校准。
对焦:手动或自动对焦,确保图像清晰(SWIR镜头的对焦可能与可见光相机略有不同)。
4.拍摄与记录
对准目标进行拍摄。
根据需要录制视频或拍摄静态图像。
实时观察图像质量,必要时调整参数。
5.数据存储与传输
确认图像/视频已成功保存至存储卡。
工作结束后,将数据导出至电脑进行分析。
6.关机
结束拍摄后,长按电源键正常关机。
对于制冷型相机,遵循制造商的关机冷却流程。
1.镜头清洁
频率:每次使用前后检查,定期清洁。
方法:使用专用镜头纸或镜头笔,配合无水乙醇或镜头清洁液。严禁使用普通纸巾或衣物擦拭,以免划伤特殊镀膜的SWIR镜头。
注意:清洁时动作轻柔,从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
2.设备存放
环境: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温度稳定的环境中。避免高温、高湿、阳光直射。
防潮:长期存放时,将相机放入防潮箱,并放置干燥剂。
防护:使用原厂镜头盖和机身保护套,防止灰尘和磕碰。
3.定期校准
为确保成像精度和测量准确性,应按照制造商建议的周期(如每年一次)进行辐射度校准或非均匀性校准(NUC),可使用标准黑体源进行。
电池维护(如为电池供电)
避免电池完全耗尽再充电。
长期不用时,将电池电量保持在50%左右存放。
定期充放电以保持电池活性。
4.检查与检测
常规检查:定期检查相机外壳、接口、镜头是否有损伤。
传感器性能:观察图像是否存在坏点、条纹或噪声异常增加,及时联系厂家维护。
密封性:检查相机的密封圈是否完好,防止湿气侵入内部电子元件。
5.避免极端条件
避免在超出工作温度范围的环境中使用。
避免剧烈震动或冲击。
避免直接对准强光源(如太阳、激光),以防损坏敏感的InGaAs等探测器。
1.工业检测:
半导体晶圆缺陷检测(硅对SWIR透明)。
太阳能电池隐裂与电致发光(EL)检测。
食品分选(检测水分、异物、糖度)。
药品包装完整性检查(穿透泡罩包装)。
2.科学研究:
植物生理研究(监测水分胁迫、叶绿素含量)。
材料分析与光谱成像。
3.安防与监控:
雾霾、烟尘环境下的远距离监控。
隐蔽式夜视监控(利用夜空辉光)。
区分伪装与真实植被。
4.自动驾驶与机器视觉:
提升车辆在雨雾天气中的感知能力。
辅助激光雷达(LiDAR)系统。
5.艺术与历史保护:
透视画作表层,揭示底层草稿或修复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