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1.操作相对简单:流程标准化,易于掌握。
2.结果直观可靠:基于质量计算,原理清晰,数据准确度高。
3.成本较低: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相对不高。
4.标准性强:有国际和国家统一标准,结果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
1.加热与溶解装置:
加热套或水浴锅:用于加热溶剂(如三氯乙烯),加速沥青溶解。通常可调温,确保溶解过程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锥形瓶或烧瓶:盛放沥青试样和溶剂进行溶解。
2.过滤装置:
玻璃砂芯坩埚(Gooch Crucible):这是关键部件,由耐化学腐蚀的玻璃砂(孔径通常为G2或G3级)制成,用于过滤不溶物。坩埚需预先恒重。
真空抽滤瓶(Filter Flask):连接坩埚,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加速过滤过程。
真空泵:提供抽滤所需的负压。
3.洗涤系统:
用于将锥形瓶和坩埚中的可溶物彻底冲洗干净。通常使用少量新鲜溶剂分次洗涤,并将洗涤液一并抽滤。
4.干燥与称重系统:
烘箱:用于将过滤后的坩埚(含不溶物)在规定温度(如105-110°C)下烘干至恒重。
干燥器:冷却烘干后的坩埚,防止吸潮。
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沥青试样和烘干后不溶物+坩埚的总质量(精度通常要求0.1mg)。
5.辅助工具:
溶剂回收装置(可选,环保)、支架、夹具、量筒、移液管等。
1溶剂毒性:
常用溶剂三氯乙烯具有毒性、挥发性和一定致癌性。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废液需按危险化学品规定回收处理,不可随意倾倒。
2.操作繁琐:
涉及称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冷却、再称量等多个步骤,耗时较长(通常需要数小时),且对操作规范性要求高。
3.人为误差:
溶解是否完全、洗涤是否彻底、过滤是否完全、烘干是否恒重等环节都可能引入人为误差,影响最终结果。
4.设备维护:
玻璃砂芯坩埚易堵塞,需定期用溶剂超声清洗或用酸液浸泡处理,以恢复其过滤性能。
1.道路工程与建筑材料:
质量控制:在沥青生产厂、改性沥青厂和道路施工单位,用于常规检验沥青原料和成品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通常要求溶解度>99%)。
掺假检测:低溶解度可能表明沥青中掺入了煤焦油、废橡胶粉、炭黑等不溶性杂质,该试验是识别掺假的重要手段。
2.石油化工:
炼油厂:监控减压渣油或调合沥青的质量。
研发实验室:评估不同原油来源或生产工艺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3.质检与认证机构:
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国家标准对沥青产品进行仲裁检验和认证。
4.科研机构:
研究沥青的化学组成、老化机理、改性效果等,溶解度是基础物性参数之一。
一、抽滤系统故障:负压不足或无负压(高频故障)
1.故障现象
开启真空泵后,抽滤瓶内无明显负压,溶剂过滤速度极慢,甚至出现溶剂回流;或负压表指针无波动,始终显示常压。
2.可能原因
真空泵油位过低或油质浑浊(真空泵润滑与密封失效);
管路接口松动、破裂或橡胶管老化(气密性不足);
滤膜/砂芯漏斗堵塞(杂质堵塞滤孔,导致气流无法流通);
真空泵电机故障(如电机接线松动、碳刷磨损)。
3.排查步骤
检查真空泵状态:先关闭设备电源,打开真空泵油窗,观察油位是否低于Z低刻度线(通常在油窗1/2-2/3处为正常),同时查看油质是否呈黑色、浑浊(正常应为淡黄色透明);
检测管路气密性:将抽滤瓶与真空泵断开,用橡胶塞堵住抽滤瓶接口,手动按压瓶身,若感觉瓶身坚硬无漏气,说明抽滤瓶完好;再将管路两端分别连接密封接,向管路内吹气,观察是否有气流泄漏(可在接口处涂抹肥皂水,若产生气泡则为漏气点);
检查过滤装置:取出滤膜/砂芯漏斗,对着光线观察滤孔是否有明显杂质堵塞,或用洁净溶剂冲洗,观察水流是否顺畅;
排查电机问题:开启真空泵,若电机无转动声音或有异常噪音,检查电机电源线是否松动,打开电机外壳查看碳刷是否磨损(碳刷长度若小于5mm需更换)。
4.解决措施
若油位低或油质差:更换真空泵Z用油(如1号真空泵油),加注至油窗刻度线,同时清洗油腔;
若管路漏气:更换老化橡胶管,接口处缠绕生料带(确保不堵塞管路),或用硅胶密封圈密封;
若滤孔堵塞:将过滤装置浸泡在温热溶剂(如三氯乙烯)中1-2小时,用软毛刷轻柔刷洗滤孔,晾干后复用;
若电机故障:更换磨损碳刷,或联系厂家维修电机(禁止非专业人员拆解电机)。
二、加热烘干故障:烘箱温度异常(影响杂质质量测定)
1.故障现象
烘箱设定温度为105℃,但实际温度始终低于100℃(导致杂质烘干不C底),或高于110℃(可能导致杂质碳化);或温度波动幅度大(超过±5℃)。
2.可能原因
烘箱温控器失灵(温度传感器故障或控温芯片损坏);
加热管老化或接触不良(加热功率下降);
烘箱门密封条破损(热量流失);
烘箱内放置样品过多(受热不均)。
3.排查步骤
校准温度传感器:将标准温度计放入烘箱内,设定温度105℃,待烘箱稳定后,对比标准温度计与烘箱显示温度,若差值超过±2℃,说明传感器失准;
检查加热管:关闭电源,取出烘箱内搁板,观察加热管是否有发黑、变形(老化迹象),用万用表测量加热管电阻(正常阻值约几十欧,若阻值W穷大则为断路);
检查密封条与门体:观察烘箱门密封条是否有裂纹、脱落,关闭门后用手触摸门缝,若感觉有明显热气溢出,说明密封条失效;
确认样品放置量:若烘箱内同时放置多个过滤装置(如超过5个古氏坩埚),且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局部温度偏低。
4.解决措施
若传感器失准:更换同型号温度传感器,或联系厂家校准温控器;
若加热管故障:更换匹配功率的加热管(如1000W、220V),安装时确保接线端子牢固;
若密封条破损:更换硅胶密封条,安装时确保贴合门体边缘,无缝隙;
若样品过多:减少单次烘干数量(建议不超过3个),均匀分布在烘箱搁板上,避免堆叠。
三、管路与容器故障:溶剂渗漏或堵塞(污染环境与影响试验)
1.故障现象
抽滤过程中溶剂从抽滤瓶接口、锥形瓶瓶塞处渗漏;或管路内有溶剂残留,下次使用时出现堵塞。
2.可能原因
抽滤瓶、锥形瓶有裂纹(材质老化或碰撞导致);
瓶塞尺寸不匹配(如锥形瓶塞过松,无法密封);
管路内残留的沥青溶液干燥后结块(试验后未及时清洗)。
3.排查步骤
检查容器完整性:将空的抽滤瓶、锥形瓶装满水,倒置观察是否有漏水点,重点检查瓶身与瓶口衔接处(易出现裂纹);
测试瓶塞密封性:将瓶塞塞入锥形瓶,倒置瓶身,若瓶塞脱落或有水渗出,说明瓶塞尺寸不符;
检查管路堵塞:断开管路,向一端通入压缩空气(低压),若另一端无气流排出,说明管路堵塞,可观察管路内是否有明显结块。
4.解决措施
若容器有裂纹:更换同规格玻璃容器(如500mL抽滤瓶、250mL锥形瓶),避免使用破损容器;
若瓶塞不匹配:更换适配规格的瓶塞(如24号锥形瓶配24号橡胶塞),B要时在瓶塞处缠绕生料带增强密封性;
若管路堵塞:将管路浸泡在温热溶剂中30分钟,用细铁丝(头部磨圆)轻轻疏通,再用洁净溶剂冲洗,晾干后复用。
四、电气系统故障:设备无法启动或异常停机(A全隐患)
1.故障现象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真空泵、指示灯无反应;或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机,伴有跳闸现象。
2.可能原因
电源线路故障(如插头松动、电源线断裂);
设备内部保险丝熔断(过载或短路导致);
真空泵过载保护触发(电机负载过大)。
3.排查步骤
检查外部电源:更换电源插座,用万用表测量插座电压(正常应为220V±10%),检查设备电源线是否有破损、断裂(重点查看插头根部);
检查保险丝:打开设备机身侧盖,找到保险丝座(通常标注“FUSE”),取出保险丝观察是否熔断(金属丝断裂);
检查过载保护:部分真空泵配备过载保护器,若过载触发,保护器会自动断开,需等待10-15分钟冷却后,按下复位按钮尝试重启。
4.解决措施
若电源故障:更换破损电源线,确保插头与插座接触良好;
若保险丝熔断:更换同规格保险丝(如5a、250V),禁止用铜丝替代(避免短路风险);
若过载保护触发:检查真空泵是否存在卡滞(如电机轴承损坏),若频繁触发,需联系厂家检修电机。
五、故障排查后的验证与Y防
故障X复验证:每次故障解决后,需进行空载测试(如真空泵运行30分钟,检查负压是否稳定;烘箱升温至105℃,观察温度波动),或进行一次空白试验(用纯溶剂模拟试验流程),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日常Y防措施:
试验后及时清洗管路、容器,用洁净溶剂冲洗后晾干;
每周检查真空泵油位与油质,每月校准烘箱温度,每季度检查电气线路;
建立设备维护台账,记录故障类型、排查过程与解决方法,便于后续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