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三通结构:通常有L型和T型两种流道形式:
1.L型三通球阀:实现两个相互垂直通道之间的切换(如从A口到B口或C口)。
2.T型三通球阀:可实现三个端口之间的任意连通或切断,支持合流、分流和流向切换。
3.保温夹套设计:阀体外部设有夹套层,可通过蒸汽、导热油或电加热等方式对阀腔及内部介质进行保温,防止介质因温度下降而凝固、结晶或粘度升高。
4.密封结构:采用软密封(如PTFE、PPL)或金属硬密封,根据介质温度和压力选择合适密封材料。
1.保温性能好:夹套设计确保介质在低温环境中仍能保持流动性。
2.操作灵活:通过90°旋转即可完成流向切换。
3.密封可靠:多采用浮动或固定球结构,密封性能优异。
4.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蒸汽、重油、沥青、液态硫磺、巧克力、蜂蜜等高粘度或易凝介质。
5.维护方便:部分结构支持在线维护或更换密封件。
1.公称通径:DN15~DN300
2.公称压力:PN1.0~PN6.3 MPa(或Class150~Class300)
3.工作温度:-29℃~+425℃(视密封材料而定)
1.连接方式:法兰、螺纹、焊接
2.驱动方式:手动、气动、电动、液动
3.保温介质:蒸汽、热水、导热油、电伴热等
1.明确介质性质(是否易凝、腐蚀性、粘度等)
2.确定保温方式及热源类型
3.根据工艺流程选择L型或T型流道
4.考虑驱动方式(手动用于小口径,自动用于远程控制)
5.注意法兰标准(如HG、GB、ANSI、DIN等)
一、阀门无法开启或关闭
可能原因:
介质凝固或结晶:保温失效(如蒸汽中断、电伴热故障)导致高粘度介质在阀腔内固化,卡住球体。
内部结垢或堵塞:杂质或沉积物堆积在球体与阀座之间。
驱动装置故障:电动/气动执行器失灵、手动操作杆锈死或传动机构损坏。
球体与阀座抱死:长期高温下金属膨胀或密封材料碳化导致咬合。
二、保温夹套失效或泄漏
可能原因:
夹套焊缝开裂:热胀冷缩应力或焊接质量不良导致夹套泄漏。
保温介质泄漏:蒸汽或导热油从夹套进出口接头处渗漏。
夹套堵塞:水垢、铁锈等堵塞夹套流道,影响传热效率。
保温温度不足:热源压力/流量不足,或温控系统失灵。
三、阀体或密封处泄漏(内漏或外漏)
可能原因:
密封面磨损或烧蚀:高温介质长期作用使PTFE等软密封老化、碳化。
阀座变形:热应力不均导致阀座翘曲,密封失效。
螺栓松动:法兰连接或夹套固定螺栓因热循环松动。
球体划伤:介质中含硬质颗粒造成球面损伤。
四、操作异常(卡顿、异响、扭矩过大)
可能原因:
阀杆填料过紧或干涩:高温下润滑脂蒸发,填料摩擦力增大。
轴承或轴套磨损:支撑结构在高温下润滑不良,导致转动困难。
球体受热膨胀卡滞:设计间隙不足或温升过快。
五、执行机构与阀门动作不同步(电动/气动型)
可能原因:
位置反馈信号漂移:高温环境影响传感器精度。
执行器过载保护触发:因阀门卡涩导致电机堵转。
气源含水结冰或油污:在低温环境下气动系统失效(虽为保温阀,但执行器可能未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