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泄漏红外检测仪阅读:36

泄漏红外检测仪,也称为红外气体成像仪或光学气体成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特定气体泄漏进行可视化检测的高科技设备。

局限性

  1.不能定量精确浓度:主要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判断,不能像气体分析仪那样给出精确的ppm值。

  2.受环境影响:雨、雾、雪、强光直射可能影响成像效果。

  3.成本较高:相比传统检测仪,价格昂贵(数万至数十万元)。

  4.并非万能:对某些不吸收红外光的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无效。

主要类型

  1.制冷型红外检测仪

  探测器需低温冷却(通常用斯特林制冷机),灵敏度极高,图像清晰。

  适合检测微小泄漏和远距离应用。

  价格昂贵,体积较大,功耗较高。

  2.非制冷型红外检测仪

  使用微测辐射热计(VOx)等非制冷探测器,无需冷却,启动快,体积小,功耗低。

  灵敏度略低于制冷型,但已能满足大多数工业应用。

  价格相对较低,便携性好,是当前主流选择。

工作原理

  泄漏红外检测仪基于气体对特定红外波段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工作。

  1.红外辐射:所有物体(包括气体)都会发射红外辐射。

  选择性吸收:不同气体分子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下有独特的“指纹”吸收谱。例如,甲烷(CH?)、六氟化硫(SF?)、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在3-5μm或8-14μm波段有强吸收。

  2.成像检测:

  仪器内置一个对特定波段敏感的制冷型或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

  当目标区域存在泄漏气体时,气体吸收了背景(如地面、设备、天空)发出的红外辐射,导致该区域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

  探测器捕捉这种变化,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气体泄漏以“烟雾”或“蒸汽”的形态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实现可视化。

核心优势

  1.可视化泄漏:最突出的优点。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看到”泄漏点、泄漏路径和扩散范围,定位精准,效率极高。

  2.远距离检测:可在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外进行扫描,特别适合检测高空、高温、高压或危险区域的泄漏,保障人员安全。

  3.快速扫描:可大面积快速巡检,效率远高于传统“点对点”嗅探式检测仪(如FID、PID)。

  4.非接触式:无需接触被测设备,不影响正常生产。

  5.定性与半定量:不仅能发现泄漏,部分高端设备还能估算泄漏速率或浓度趋势。

  6.适用于多种气体:通过更换滤光片或调整波段,可检测甲烷、乙烷、丙烷、SF?、氨气、苯、乙烯等多种工业气体。

注意事项

  1.背景选择:检测时需有合适的红外辐射背景(如天空、墙壁、设备表面),否则难以形成对比。

  2.风速影响:无风或微风时效果最佳,强风会吹散气体,难以成像。

  3.温度对比:气体与背景的温差越大,成像效果越明显。

  4.定期校准:按厂家要求进行光学和热学校准,确保检测准确性。

  5.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正确解读图像,避免误判。

应用场景

  1.石油与天然气:油气田、炼油厂、LNG站、输气管道的甲烷、VOCs泄漏检测(LDAR计划)。

  2.化工行业:反应釜、阀门、法兰、储罐的有机溶剂、有毒气体泄漏监测。

  3.电力系统:高压开关设备、GIS(气体绝缘开关)的SF?泄漏检测,预防设备故障。

  4.环保监测: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甲烷排放监测,碳排放核查。

  5.应急响应:事故现场快速定位泄漏源,指导救援。

  6.科研与教学:气体扩散行为研究、实验演示。

选购考虑因素

  1.目标气体:明确需要检测的气体种类,选择对应波段的仪器。

  2.灵敏度(最小可探测泄漏率):如μmol/s或g/h,越低越好。

  3.探测距离与视场角:根据检测距离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镜头。

  4.分辨率:红外探测器分辨率(如320×240、640×512),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小泄漏越易发现。

  5.便携性与电池续航:现场巡检需轻便、长续航。

  6.环境适应性:防护等级(IP65以上)、工作温度范围。

  7.数据记录与报告:是否支持视频/图像录制、GPS定位、生成检测报告。

  8.品牌与售后:选择技术成熟、服务完善的品牌。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