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陶瓷密度仪阅读:28

陶瓷密度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陶瓷材料密度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陶瓷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材料科学研究等领域。

优缺点

  一、基于阿基米德排水法的陶瓷密度仪(常见类型)

  1.优点

  成本低,性价比高

  设备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电子天平、密度架、烧杯等组成,价格远低于气体置换式仪器,适合中小型企业或实验室。

  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测量原理直观(浮力法),操作步骤清晰,培训成本低,普通技术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手。

  精度较高(对致密陶瓷)

  对于气孔率低、不吸水的致密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测量精度可达±0.001 g/cm3,满足大多数工业检测需求。

  符合标准方法

  遵循GB/T 2573-2008、ISO 1183、ASTM B962等国际和国家标准,测试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

  可同时计算孔隙率

  通过干重、湿重和饱和重的测量,可进一步计算出陶瓷的开口气孔率、闭口气孔率和真密度,信息丰富。

  2.缺点

  受液体介质限制

  必须使用浸渍液(如水、酒精),若样品易溶于水或吸水性强(如多孔陶瓷、传统日用瓷),需进行真空饱和处理,流程复杂且可能引入误差。

  液体表面张力可能影响测量精度,需添加少量润湿剂并静置排气。

  操作繁琐,耗时较长

  需手动称量干重、湿重,若需真空饱和,则需配备真空泵,整个过程耗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效率较低。

  人为误差较大

  操作过程中如气泡未排净、样品未完全浸没、擦拭水分不一致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重复性依赖操作者熟练度。

  清洁维护麻烦

  每次测试后需清洗烧杯、支架,液体易挥发或污染,长期使用可能腐蚀部件。

  不适用于微小或异形样品

  对于质量过小(<1g)或形状复杂的样品,浮力信号弱,测量误差大。

  二、基于气体置换法的陶瓷密度仪(氦气比重瓶法)

  1.优点

  非破坏性、无接触测量

  使用惰性气体(氦气)作为介质,不接触样品表面,不会造成污染或损伤,特别适合贵重或精密陶瓷件。

  测量速度快

  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测试通常在2~5分钟内完成,效率远高于排水法。

  精度极高,重复性好

  氦气分子小,可进入微小孔隙,测得的是真实密度(真密度),精度可达±0.0001 g/cm3,适用于科研级分析。

  不受样品形状和吸水性影响

  无需担心样品是否吸水或溶解,适用于多孔陶瓷、复合陶瓷、粉末等复杂材料。

  自动化数据处理

  配备计算机软件,自动记录、计算、存储和导出数据,减少人为误差。

  2.缺点

  设备成本高昂

  仪器结构复杂,包含气体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恒温腔等,价格通常是排水法仪器的5~10倍以上。

  维护要求高

  需定期校准、检漏。

  氦气为昂贵气体,需定期补充。

  对环境温度稳定性要求高。

  样品仓容量有限

  样品室体积固定,过大或过长的样品无法放入,适用范围受限。

  仅测真密度,不反映开口气孔

  氦气可渗入所有开放孔隙,测得的是材料本身的密度,无法直接获得工程应用中关心的“表观密度”或“开口气孔率”。

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校准仪器:在使用前,需确保陶瓷密度仪已经过正确的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液体:根据被测陶瓷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置换介质(如水、硅油等)。注意液体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其结构和密度,进而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要控制好液体温度。

  2.测量空气中的重量

  将整块的陶瓷生坯放在托盘上,待显示稳定后记录其重量。这一数据是后续计算密度的基础之一。

  3.测量液体中的浮力或重量

  把陶瓷样品放入选定的液体中,例如硅油。当数值稳定之后,记录屏幕显示的相关数值。此过程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可得到与样品体积相关的信息。

  4.计算密度

  根据公式“实际密度=陶瓷样品质量/陶瓷样品体积”进行计算得出陶瓷的密度值。其中,质量可通过在空气中测量得到的重量换算而来,体积则可依据在液体中的测量数据推导出。

注意事项

  一、样品准备阶段

  1.样品清洁

  测试前必须彻底清除样品表面的灰尘、油污、脱模剂等杂质,可用无水乙醇或清水清洗,然后在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2小时以上),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2.样品状态要求

  样品应无裂纹、无缺角、几何形状规则(如立方体、圆柱体),避免因形状不规则导致排水体积测量误差。

  对于多孔或吸水性陶瓷(如日用瓷、建筑陶瓷),必须进行真空饱和处理,确保开口气孔完全充满液体。

  3.样品质量要求

  样品质量不宜过小(建议>1g),否则浮力信号弱,相对误差大。

  避免测试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材料(如某些磷酸盐陶瓷),可改用无水乙醇或煤油作为浸渍液。

  二、设备与环境准备

  1.仪器校准

  每次使用前或定期(建议每周)用标准砝码对电子天平进行校准,确保称重精度。

  检查密度架、吊线是否完好,无变形或腐蚀。

  2.浸渍液选择与处理

  常用浸渍液:蒸馏水(适用于不吸水陶瓷)、无水乙醇(挥发快、表面张力小,适用于易水解材料)。

  液体必须清洁、无气泡,使用前可煮沸或超声脱气。

  可加入1~2滴润湿剂(如洗洁精)降低表面张率,帮助气泡排出。

  3.环境要求

  设备应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无气流(如空调风、门窗通风)的台面上,避免称量波动。

  环境温度应稳定(建议20±5℃),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影响液体密度和称重。

  避免阳光直射。

  三、测量操作过程

  1.排除气泡

  将样品浸入液体后,必须用软毛刷或洗耳球轻轻刷拭或吹扫样品表面,确保无气泡附着,否则会导致浮力偏小、密度偏高。

  2.完全浸没

  样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液面以下,且不接触容器壁或底部,否则会影响浮力测量。

  3.稳定读数

  等待天平显示值完全稳定后再记录数据,避免因液体晃动或温度变化导致读数漂移。

  4.操作轻柔

  取放样品、吊架时动作要轻,避免冲击天平传感器。

  四、真空饱和处理(针对多孔陶瓷)

  1.真空度要求

  真空度应达到-0.095MPa(95kPa)以上,持续抽真空15~30分钟,确保孔隙内空气充分排出。

  2.浸渍与保压

  在真空状态下缓慢注入浸渍液,覆盖样品后继续保压10~15分钟。

  缓慢释放真空,让液体充分渗入孔隙。

  3.擦拭水分

  取出饱和样品后,用湿润的棉布快速、均匀地擦去表面多余水分(保持孔隙内液体),动作要一致,避免吸出孔隙液。

  五、数据记录与计算

  1.准确记录

  记录干重(W?)、饱和面干重(W?)、水中重(W?)等数据,保留足够有效数字。

  2.使用正确公式

  根据标准选择正确的密度和孔隙率计算公式。例如:

  表观密度=W?/(W?-W?)

  开口气孔率=(W?-W?)/(W?-W?)×100%

  六、设备维护与安全

  1.清洁保养

  每次测试后及时清洗烧杯、密度架、吊线,防止残留液体腐蚀或滋生细菌。

  用软布擦拭天平托盘和外壳,保持干燥。

  2.液体管理

  定期更换浸渍液,防止变质或污染。

  使用乙醇时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

  3.禁止超载

  不要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避免损坏传感器。

  4.长期不用

  拔掉电源,盖上防尘罩,液体容器倒空并晾干。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