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一、基于阿基米德排水法的陶瓷密度仪(常见类型)
1.优点
成本低,性价比高
设备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电子天平、密度架、烧杯等组成,价格远低于气体置换式仪器,适合中小型企业或实验室。
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测量原理直观(浮力法),操作步骤清晰,培训成本低,普通技术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手。
精度较高(对致密陶瓷)
对于气孔率低、不吸水的致密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测量精度可达±0.001 g/cm3,满足大多数工业检测需求。
符合标准方法
遵循GB/T 2573-2008、ISO 1183、ASTM B962等国际和国家标准,测试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
可同时计算孔隙率
通过干重、湿重和饱和重的测量,可进一步计算出陶瓷的开口气孔率、闭口气孔率和真密度,信息丰富。
2.缺点
受液体介质限制
必须使用浸渍液(如水、酒精),若样品易溶于水或吸水性强(如多孔陶瓷、传统日用瓷),需进行真空饱和处理,流程复杂且可能引入误差。
液体表面张力可能影响测量精度,需添加少量润湿剂并静置排气。
操作繁琐,耗时较长
需手动称量干重、湿重,若需真空饱和,则需配备真空泵,整个过程耗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效率较低。
人为误差较大
操作过程中如气泡未排净、样品未完全浸没、擦拭水分不一致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重复性依赖操作者熟练度。
清洁维护麻烦
每次测试后需清洗烧杯、支架,液体易挥发或污染,长期使用可能腐蚀部件。
不适用于微小或异形样品
对于质量过小(<1g)或形状复杂的样品,浮力信号弱,测量误差大。
二、基于气体置换法的陶瓷密度仪(氦气比重瓶法)
1.优点
非破坏性、无接触测量
使用惰性气体(氦气)作为介质,不接触样品表面,不会造成污染或损伤,特别适合贵重或精密陶瓷件。
测量速度快
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测试通常在2~5分钟内完成,效率远高于排水法。
精度极高,重复性好
氦气分子小,可进入微小孔隙,测得的是真实密度(真密度),精度可达±0.0001 g/cm3,适用于科研级分析。
不受样品形状和吸水性影响
无需担心样品是否吸水或溶解,适用于多孔陶瓷、复合陶瓷、粉末等复杂材料。
自动化数据处理
配备计算机软件,自动记录、计算、存储和导出数据,减少人为误差。
2.缺点
设备成本高昂
仪器结构复杂,包含气体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恒温腔等,价格通常是排水法仪器的5~10倍以上。
维护要求高
需定期校准、检漏。
氦气为昂贵气体,需定期补充。
对环境温度稳定性要求高。
样品仓容量有限
样品室体积固定,过大或过长的样品无法放入,适用范围受限。
仅测真密度,不反映开口气孔
氦气可渗入所有开放孔隙,测得的是材料本身的密度,无法直接获得工程应用中关心的“表观密度”或“开口气孔率”。
1.准备工作
校准仪器:在使用前,需确保陶瓷密度仪已经过正确的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液体:根据被测陶瓷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置换介质(如水、硅油等)。注意液体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其结构和密度,进而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要控制好液体温度。
2.测量空气中的重量
将整块的陶瓷生坯放在托盘上,待显示稳定后记录其重量。这一数据是后续计算密度的基础之一。
3.测量液体中的浮力或重量
把陶瓷样品放入选定的液体中,例如硅油。当数值稳定之后,记录屏幕显示的相关数值。此过程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可得到与样品体积相关的信息。
4.计算密度
根据公式“实际密度=陶瓷样品质量/陶瓷样品体积”进行计算得出陶瓷的密度值。其中,质量可通过在空气中测量得到的重量换算而来,体积则可依据在液体中的测量数据推导出。
一、样品准备阶段
1.样品清洁
测试前必须彻底清除样品表面的灰尘、油污、脱模剂等杂质,可用无水乙醇或清水清洗,然后在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2小时以上),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2.样品状态要求
样品应无裂纹、无缺角、几何形状规则(如立方体、圆柱体),避免因形状不规则导致排水体积测量误差。
对于多孔或吸水性陶瓷(如日用瓷、建筑陶瓷),必须进行真空饱和处理,确保开口气孔完全充满液体。
3.样品质量要求
样品质量不宜过小(建议>1g),否则浮力信号弱,相对误差大。
避免测试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材料(如某些磷酸盐陶瓷),可改用无水乙醇或煤油作为浸渍液。
二、设备与环境准备
1.仪器校准
每次使用前或定期(建议每周)用标准砝码对电子天平进行校准,确保称重精度。
检查密度架、吊线是否完好,无变形或腐蚀。
2.浸渍液选择与处理
常用浸渍液:蒸馏水(适用于不吸水陶瓷)、无水乙醇(挥发快、表面张力小,适用于易水解材料)。
液体必须清洁、无气泡,使用前可煮沸或超声脱气。
可加入1~2滴润湿剂(如洗洁精)降低表面张率,帮助气泡排出。
3.环境要求
设备应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无气流(如空调风、门窗通风)的台面上,避免称量波动。
环境温度应稳定(建议20±5℃),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影响液体密度和称重。
避免阳光直射。
三、测量操作过程
1.排除气泡
将样品浸入液体后,必须用软毛刷或洗耳球轻轻刷拭或吹扫样品表面,确保无气泡附着,否则会导致浮力偏小、密度偏高。
2.完全浸没
样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液面以下,且不接触容器壁或底部,否则会影响浮力测量。
3.稳定读数
等待天平显示值完全稳定后再记录数据,避免因液体晃动或温度变化导致读数漂移。
4.操作轻柔
取放样品、吊架时动作要轻,避免冲击天平传感器。
四、真空饱和处理(针对多孔陶瓷)
1.真空度要求
真空度应达到-0.095MPa(95kPa)以上,持续抽真空15~30分钟,确保孔隙内空气充分排出。
2.浸渍与保压
在真空状态下缓慢注入浸渍液,覆盖样品后继续保压10~15分钟。
缓慢释放真空,让液体充分渗入孔隙。
3.擦拭水分
取出饱和样品后,用湿润的棉布快速、均匀地擦去表面多余水分(保持孔隙内液体),动作要一致,避免吸出孔隙液。
五、数据记录与计算
1.准确记录
记录干重(W?)、饱和面干重(W?)、水中重(W?)等数据,保留足够有效数字。
2.使用正确公式
根据标准选择正确的密度和孔隙率计算公式。例如:
表观密度=W?/(W?-W?)
开口气孔率=(W?-W?)/(W?-W?)×100%
六、设备维护与安全
1.清洁保养
每次测试后及时清洗烧杯、密度架、吊线,防止残留液体腐蚀或滋生细菌。
用软布擦拭天平托盘和外壳,保持干燥。
2.液体管理
定期更换浸渍液,防止变质或污染。
使用乙醇时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
3.禁止超载
不要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避免损坏传感器。
4.长期不用
拔掉电源,盖上防尘罩,液体容器倒空并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