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液体分析仪是一类用于检测和分析液体样品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水质管理、食品饮料、制药、科研等领域。
1.在线连续监测:可24/7实时输出数据,用于过程控制和预警。
2.自动校准与清洗:高端仪器具备自动校准(如两点校准)、自动清洗(超声或水洗)功能,减少人工干预。
3.数据输出与通信:支持4-20mA、RS485、Modbus、以太网等接口,可接入PLC或SCADA系统。
4.多参数集成:部分分析仪可同时测量pH、DO、电导率、浊度等多个参数(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5.智能诊断:具备故障报警、传感器状态监测、数据存储功能。
按技术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理:
1.电化学法
利用电极测量溶液中的电化学信号。
如:pH电极(玻璃膜电位)、电导电极(交流电导)、DO电极(氧扩散电流)、离子选择性电极。
优点:响应快、可在线连续监测。
缺点:电极易污染、需定期校准。
2.光学法
基于光吸收、散射、荧光等原理。
如:浊度仪(光散射)、UV254(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氨氮、COD)、荧光法DO。
优点:非接触、稳定性好、适合复杂基质。
缺点:光学窗口易污染,需定期清洁。
3.热化学法(湿化学法)
在线自动进行化学反应(如消解、滴定)。
如:在线COD分析仪(重铬酸钾消解+比色)、TOC分析仪(高温氧化+NDIR检测)。
优点:结果准确,接近实验室方法。
缺点:结构复杂、需试剂、维护量大。
4.物理法
测量液体的物理性质。
如:振动式密度计、超声波浓度计、折光仪。
优点:耐用、无消耗品。
缺点:受温度、压力影响大,需补偿。
一、初次安装与启动
1.安装位置选择
确保安装环境干燥、通风、无强振动、无电磁干扰。
避免阳光直射和极端温度通常要求5~45℃。
在线式仪表应安装在采样点附近,保证水样代表性。
2.固定与连接
将分析仪牢固安装在墙面或机柜上。
连接电源线,确认电压符合要求如220V AC或24V DC。
安装传感器探头:
浸入式:将探头放入水体或流通池中。
流通式:将探头接入管道或采样系统,确保水流稳定通过。
3.管路连接如适用
连接进样管、排水管、试剂管如COD、氨氮分析仪。
排空管路中的气泡,防止影响测量。
4.开机预热
接通电源,开启仪器。
预热15~30分钟,使电子元件和传感器达到稳定状态。
二、校准Calibration
注意:新安装、更换传感器或长时间停用后必须校准。
1.pH分析仪校准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
将电极浸入pH 7.00标准缓冲液,按“定位”或“校准”键。
再用pH 4.01或9.18缓冲液进行两点校准。
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并擦干。
2.电导率分析仪校准
使用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溶液如1413μS/cm或12.88 mS/cm。
将探头浸入标准液,启动校准程序,自动或手动匹配读数。
3.溶解氧DO分析仪校准
零点校准:将探头置于无氧环境如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满度校准:在空气中进行空气饱和法,或使用标准液。
荧光法DO通常只需空气校准。
4.多参数/化学分析仪如COD、BOD、氨氮
按照说明书进行空白校准和标准溶液校准。
输入标准液浓度,仪器自动建立标准曲线。
三、测量与监控
1.开始测量
校准完成后,将探头放入待测水样中。
等待读数稳定通常30秒~2分钟。
2.数据读取
从显示屏读取实时数值。
检查单位、温度补偿状态、报警状态等。
3.数据记录与输出
手动记录或通过通信接口RS485、4-20mA上传至PLC、DCS或监控平台。
查看历史数据如有存储功能。
4.报警设置如适用
设置上下限报警值,当超出范围时触发声光或远程报警。
一、日常维护每日或每周
1.外观检查
检查仪器外壳、电缆、接头是否完好,有无漏水、破损。
检查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
2.清洁传感器
用去离子水或软布轻轻擦拭探头敏感膜或光学窗口。
若有污垢、藻类或沉积物,用软刷或海绵轻刷,必要时用1%稀盐酸或中性清洗剂浸泡后冲洗。
严禁使用硬物刮擦。
3.检查水流与气泡
确保采样水流畅通,无堵塞或气泡附着在探头上。
排除管路中的气泡,防止测量误差。
4.观察运行状态
检查读数是否合理,有无剧烈波动或漂移。
检查是否有报警提示。
二、定期维护每月或每季度
1.重新校准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标准溶液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若水质波动大或用于关键控制,应增加校准频率。
2.更换耗材
pH电极:补充电解液可填充式、更换隔膜。
DO电极:更换电解液和膜帽电化学法。
COD/TOC分析仪:更换试剂、泵管、滤芯。
清洗或更换过滤器前置过滤装置。
3.深度清洁
拆卸流通池或探头支架,彻底清洗内部污垢。
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必要时更换。
4.检查机械部件
检查水泵、电磁阀、搅拌器如有是否正常工作。
三、长期维护每半年或每年
1.性能验证
使用标准样品或送第三方检测,验证仪器整体准确性。
2.关键部件更换
更换老化电极、紫外灯UV254、传感器膜等。
校准或更换温度传感器。
3.系统检查
检查电路、电源模块、通信接口。
更新固件如支持。
1.断电操作:任何维护前务必断开电源,防止触电或损坏电路。
2.使用原厂耗材:电极、试剂、滤膜等建议使用原厂配件,确保兼容性和精度。
3.避免干烧:加热型设备如加热磁力搅拌器集成系统严禁无液体运行。
4.防止结冰:冬季防止水样在管路中结冰导致破裂。
5.记录维护日志:详细记录每次校准、维护、更换部件的时间和内容,便于追溯和管理。
1.检测参数与量程:明确需要测量的物质及其浓度范围。
2.精度与响应时间:根据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精度等级。
3.安装方式:在线式(流通池、浸入式)、便携式、台式。
4.环境条件:温度、压力、腐蚀性、防爆要求。
5.维护成本:是否需要试剂、电极更换频率、校准周期。
6.自动化程度:是否需要自动清洗、远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