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近红外小麦分析仪阅读:24

近红外小麦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快速检测小麦品质的仪器。

主要类型

  1.实验室台式近红外分析仪:

  特点:精度最高,功能全面,可测项目多,稳定性好。

  应用:大型粮库、面粉厂质检实验室、科研机构、粮食质检部门。

  2.便携式/手持式近红外分析仪: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电池供电,可在田间、粮仓、收购点现场快速检测。

  应用:粮食收购、田间品质评估、快速筛查。

  3.在线近红外分析仪:

  特点:安装在生产线(如清理线、磨粉线)上,实时监测小麦或面粉品质,实现过程控制。

  应用:现代化面粉加工厂,用于自动化配麦和质量控制。

核心优势

  1.快速高效:几十秒内完成多项指标分析,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2.无损检测:样品可回收再利用,不产生化学废液。

  3.多组分同时测定:一次测量获取多个关键参数。

  4.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人员专业要求相对较低。

  5.成本效益高: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化学试剂消耗和人力成本。

工作原理

  近红外小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具体过程如下:

  1.发射近红外光:仪器内部的光源发出近红外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照射到准备好的小麦样品上。

  2.光与样品相互作用:当近红外光接触到小麦时,小麦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如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等)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这是因为这些成分内部的化学键(如氢与氧、碳、氮形成的键)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振动,从而吸收相应能量的光。

  3.收集反射或透射光:仪器的探测器会收集从样品表面反射回来的光(或穿透样品的透射光),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4.生成光谱图:仪器根据收集到的信号,绘制出一条“光谱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程度,就像小麦的“光学指纹”。

  5.模型计算结果:仪器内部预先存储了通过大量已知成分的小麦样品建立的数学模型。系统将测得的光谱曲线与这些模型进行比对和计算,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样品中水分、蛋白质、淀粉等各项成分的具体含量。

注意事项

  1.样品代表性:取样必须均匀,避免局部差异影响结果。样品通常需要粉碎至一定细度(如<1mm)并混合均匀。

  2.仪器校准与验证:

  必须使用经过标准方法(如凯氏定氮法测蛋白、烘箱法测水分)准确测定的标样建立或验证定标模型。

  定期用验证样品检查仪器准确性和模型有效性。

  模型需要根据小麦品种、产地和年份进行更新或调整。

  3.样品状态:样品的粒度、温度、湿度会影响光谱,需保持一致。

  4.仪器维护:定期清洁样品杯、光学窗口,避免粉尘污染。保持仪器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中。

应用场景

  1.粮食收储企业:快速定等定价,筛选优质小麦。

  2.面粉加工厂:原料验收、配麦优化、过程监控、成品质检。

  3.食品企业:评估面粉品质,保证产品一致性。

  4.农业科研单位:小麦育种、栽培试验中的品质评价。

  5.质检与监管部门:市场抽检、品质监督。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