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1.辐照检测:通过测量材料在辐照后储存的能量释放情况,判断材料是否接受过辐照处理。
2.剂量分析:定量分析辐照剂量,为辐射防护、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1.热释光效应:当某些晶体材料(如氟化锂、硫酸钙等)受到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照射时,辐射能量会使材料晶格中的电子脱离束缚,被晶格缺陷(如杂质、空位)捕获并储存,形成“能量陷阱”。加热时,被捕获的电子获得能量脱离陷阱,回到稳定状态,同时将储存的辐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释放的光强度与材料吸收的辐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2.光电转换: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数据处理单元计算得出累积辐射剂量。
一、使用前准备
1.阅读说明书
熟悉设备型号、技术参数(如辐射源类型、能量、剂量率等)、安全联锁装置及应急措施。
2.个人防护
穿戴铅衣、铅眼镜、手套等防护装备;
佩戴个人剂量计(如电子剂量计或备用TLD);
确保在有辐射安全许可的场所操作。
3.检查设备状态
确认辐射源处于屏蔽位置;
检查门禁、警示灯、急停按钮是否正常;
确保通风系统运行良好(尤其使用X射线或产生臭氧的设备时)。
4.准备TLD样品
TLD芯片(如LiF:Mg,Ti)需预先高温退火(例如400℃1小时+80℃24小时)以消除残余信号;
将TLD放入专用样品架,标记清楚。
二、辐照操作步骤
1.放置样品
将装有TLD的样品架放入辐照室指定位置,确保与辐射源距离符合实验设计(影响剂量均匀性)。
2.设定辐照参数
根据校准需求设置:
辐照时间(或直接输入目标剂量,如1 mGy、10 mGy等);
辐射类型(如??Sr/??Yβ源、13?Csγ源、X射线等);
剂量率(由设备自动计算时间)。
3.启动辐照
关闭辐照室门;
启动辐照程序;
设备自动出束并计时,过程中严禁打开屏蔽门。
4.辐照结束
设备自动停止,辐射源回位;
等待安全提示(如绿灯亮起)后再开门;
取出TLD样品,记录辐照条件(日期、剂量、能量等)。
三、后续处理
1.读取TLD信号
使用热释光读出器(TLD Reader)在规定升温程序下测量发光曲线,获取积分发光强度。
2.数据校准
建立“剂量–发光强度”校准曲线,用于后续未知剂量测量。
3.退火处理(可选)
若需重复使用TLD,按标准流程再次退火。
1.严禁无授权人员操作;
2.定期进行设备检定与辐射泄漏检测;
3.避免过量辐照导致TLD饱和或损伤;
4.保持辐照室清洁,防止样品污染;
5.记录完整实验日志,符合辐射安全管理要求。
1.辐射剂量测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照射剂量测量、辐射防护等领域,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考古学:通过测量陶瓷器物自烧制以来的累积剂量,结合年剂量,推算年代,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
3.地质学:研究岩石孔隙率、年代测定等,为地质勘探提供数据支持。
4.食品辐照检测:热释光技术适用于可分离出硅酸盐矿物质的食品辐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