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1.高精度与高效率:
现代路面平整度仪(尤其是车载式)能够在车辆正常行驶速度下(如30-80 km/h)进行连续、快速的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如激光、加速度计、GPS等),数据采集精度高,重复性好。
2.自动化与智能化:
集成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功能,可实时显示平整度指标(如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配备专用软件,可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平整度曲线图,并进行数据管理。
3.非接触式测量(主流):
大多数现代设备采用激光或超声波传感器,无需与路面直接接触,避免了机械磨损,也保证了高速测量的可行性。
4.多功能性:
除了测量平整度,许多设备还能同步采集路面纹理、车辙、裂缝、GPS位置等信息,实现道路状况的综合检测。
5.便携性与适应性:
有推车式、车载式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场景需求。推车式适合小范围、高精度检测;车载式适合长距离、大范围快速普查。
6.标准化输出:
测量结果通常以国际通用的指标表示,便于不同设备、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数据的对比和交流。
路面平整度仪的核心是通过测量车辆(或检测装置)在行驶过程中相对于理想平直路面的竖向位移或加速度变化,来反演路面的实际轮廓。主要工作原理有以下几种:
1.响应式原理:
原理:这是最传统的方法,模拟车辆行驶时乘客感受到的颠簸。仪器通常安装在车辆上,包含一个测量车体悬挂系统运动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
过程:当车辆驶过不平整路面时,车轮会上下跳动,导致车体产生竖向加速度。通过测量车体的加速度并进行积分,可以得到车体的竖向位移(即颠簸程度),再结合行驶距离,计算出平整度指标(如颠簸累积值VBI)。
特点:结果受车辆悬挂系统影响较大,不同车辆测量结果可能有差异,现已较少作为标准方法。
2.剖面式原理:
原理:直接测量路面的纵向剖面高程变化,这是最准确、最主流的方法。通过计算实际剖面与理想平直剖面之间的偏差来评估平整度。
实现方式:
激光/超声波传感器+车载平台:在车辆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高精度激光或超声波传感器,垂直向下测量传感器到路面的距离。同时,通过高精度里程计或GPS记录车辆的行驶距离。将连续的距离测量值和位置信息结合,即可重构出路面的纵向剖面。
惯性基准法:这是剖面式测量的高级形式。在车辆上安装一个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它能提供一个不受路面影响的“稳定”参考基准(即理想平直状态)。同时,用激光传感器测量车体到路面的实际距离。通过比较激光测量的距离与IMU提供的基准高度,就能精确计算出路面的高程变化,从而得到高精度的路面剖面。
计算平整度:获得路面剖面后,通过数学模型(如四分之一车模型)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IRI值越小,路面越平整。
3.直尺法:
原理: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静态测量方法。使用一根标准长度的直尺(如3米)放置在路面上,用塞尺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间隙。
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效率极低,代表性差,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局部抽检或校准,不适用于大范围检测。
1.准备工作
设备检查:出发前检查仪器各部件(传感器、电池、数据采集系统、里程计/GPS)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激光传感器镜头清洁。
校准:按照制造商要求进行设备校准,通常在标准平整场地或使用校准平台进行,以保证测量精度。
参数设置:在数据采集软件中设置项目信息、测量路线、采样频率、单位(通常为米或英尺)、输出指标(如IRI)等。
安全准备:穿戴安全警示服,设置必要的交通引导标志,确保测量过程安全。
2.测量操作
推车式平整度仪:
将仪器推至测量起点。
启动数据采集软件,开始记录。
操作人员以稳定、匀速(通常为1-2 m/s)推动仪器沿预定路线前进。避免急停、急转或跳跃。
到达终点后停止采集,保存数据。
可重复测量多条车道或路段。
车载式平整度仪:
将设备(传感器、IMU、GPS、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测试车辆上,并确保牢固、水平。
连接所有线路,启动系统。
将车辆停在测量起点,启动数据采集。
驾驶员以设备规定的恒定速度(如60-80 km/h)匀速行驶,沿预定路线进行测量。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剧烈转向。
到达终点后停止采集,保存数据。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专用分析软件。
软件自动处理数据,计算各路段的平整度指标(如IRI、标准差、颠簸累积值等)。
生成平整度分布图、剖面曲线图、统计报表等。
根据相关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对结果进行评价,判断路面平整度等级。
4.维护与保养
测量结束后清洁设备,特别是传感器部分。
定期进行专业校准和维护,确保长期测量精度。
1.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在新建或改建道路的施工过程中,用于实时监控摊铺和碾压质量。
作为竣工验收的关键指标,确保新铺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标准。
2.道路养护管理与决策:
对现有路网进行定期普查,评估路面状况。
识别平整度较差的路段,为养护优先级排序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路面性能衰变趋势,预测养护需求。
3.路面性能研究与评价:
用于路面结构设计验证,研究不同材料、结构对平整度的影响。
评估不同施工工艺(如摊铺、接缝处理)的效果。
进行路面使用性能的长期跟踪研究。
4.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管理: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用于路网技术状况评定。
城市市政部门用于城市道路养护质量考核。
5.机场跑道、桥梁铺装层检测:
机场对跑道平整度有极高要求,平整度仪用于确保飞行安全。
检测桥梁桥面铺装的平整度,保障行车舒适性和结构耐久性。
6.科研与教学:
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道路工程相关课题研究。
作为教学演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路面质量评价方法。
仪器百科,仪器仪表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139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