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多用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能表校验装置无功功率表功率表电桥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因数表电能(度)表介质损耗测试仪试验变压器频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磁通表外附分流器 更多>>
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记录/显示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执行器显示控制仪表压力检测仪表过(流)程分析/控制仪表过程仪表阀门透视仪工业酸度计溶氧仪超声界面计校验仪仿真器其他工业自动化仪表 更多>>
检漏仪电火花检测(漏)仪超声检测仪其它探伤仪金属探测仪涂层检测仪其它硬度计测振仪频闪仪动平衡仪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橡胶塑料测厚仪壁厚测厚仪塑料薄膜片测厚仪镀层测厚仪其它测厚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更多>>
1.自动化程度高:部分仪器采用微电子测控技术和电脑技术,可自动测量、统计、打印测试结果,还能连接电脑绘制实时试验数据曲线图。
2.操作简便:多配备触摸屏,具有中英文双语操作菜单,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操作人员可快速上手。
3.数据记录与分析功能强:能记录和存储多组测试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
1.准备工作:
根据样品预估抗撕裂度,选择合适摆锤,使读数在满刻度值的20%-80%范围内。
检查仪器水平度,调整零点。
准备试样,确保尺寸和状态符合标准(如夹纸面尺寸25×15mm,夹纸器间距离2.8±0.3mm)。
2.测试过程:
气动夹持装置固定试样,摆锤自由下摆撕裂试样。
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撕裂能量及撕裂力。
3.结果分析:
显示并打印测试结果(如平均值、标准偏差)。
导出Excel报告,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核心原理是利用摆锤下落时的势能撕裂试样,通过测量撕裂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来计算撕裂力。具体过程如下:
1.试样准备:
按标准(如ISO 1974、GB/T 16578、TAPPI T414)将纸张裁切成规定尺寸(通常为63 mm×75 mm),并在一端预制一个标准切口(约20 mm长)。
2.装夹试样:
将试样牢固地夹持在仪器上下夹钳之间,切口位于两夹钳中间对齐位置。
3.释放摆锤:
将带有已知质量的摆锤抬升至预定高度(对应初始势能),然后释放。摆锤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其刃口钩住试样切口并迅速将其撕开。
4.能量测量与读数:
撕裂过程会消耗部分摆锤的动能。剩余能量使摆锤继续摆动至某一高度,仪器通过指针、刻度盘或数字传感器记录该高度所对应的能量值。
撕裂所需能量=初始势能–剩余势能。
该能量值直接换算为撕裂力(单位:mN或gf),即“撕裂度”。
5.结果输出:
现代数字式仪器可自动计算并显示撕裂力,部分还支持多方向测试(纵向/横向)和数据统计功能。
1.造纸行业:测定纸张、纸板的抗撕裂性能,优化生产工艺。
2.包装行业:评估包装材料的耐撕裂性,确保产品运输安全。
3.科研与质检:为材料研发、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4.纺织与无纺布行业:检测纺织品、无纺布的撕裂强度,提升产品质量。
1.撕裂值异常偏低或偏高
可能原因:
试样切口长度或位置不标准;
夹钳松动或未对齐,导致试样滑移;
摆锤轴承磨损或转动不灵活;
传感器(数字机型)零点漂移或未校准。
处理方法:
使用标准切刀制备试样,确保切口一致;
检查并紧固夹钳,调整对中;
清洁或润滑摆锤转轴,必要时更换轴承;
对数字仪器执行零点校准或标准砝码校验。
2.摆锤无法自由摆动或卡滞
可能原因:
转轴积尘、生锈或润滑不足;
释放机构故障(如卡销变形、弹簧失效);
外壳或防护罩安装不当阻碍摆动。
处理方法:
断电后清洁转轴,加注少量精密润滑油(如钟表油);
检查释放手柄和锁止机构,修复或更换损坏零件;
确保防护罩正确安装,不与摆锤干涉。
3.指针不回零或数字读数不稳定
可能原因(机械式):
指针松动或阻尼器失效;
刻度盘脏污或磨损。
可能原因(数字式):
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故障;
电源干扰或信号线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
紧固指针,清洁阻尼装置;
对数字机型检查接线、重启系统,必要时联系厂家校准传感器。
4.试样在夹钳中打滑或撕裂路径偏离
可能原因:
夹面磨损、油污或压力不足;
试样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影响强度;
切口未对准撕裂方向。
处理方法:
清洁或更换夹钳垫片,调节夹紧力;
确保试样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平衡;
严格按标准定位切口。
5.仪器无响应或无法启动
可能原因(主要针对数显机型):
电源故障、保险丝熔断;
控制主板或电机驱动异常。
处理方法:
检查电源插座、保险丝;
避免频繁断电重启,若仍无效,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检修。